在中國歷史著作中,《史記》與《漢書》往往是一起並列兩重要的歷史著作,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本作品就像說好了一樣,在各式的介紹書籍中(特別是國學常識這類的),每次在介紹《史記》的場合,常常可見「春秋筆法」這類的讚譽,同時會稱讚史記「通古今之變」的通史觀察精神;而在介紹《漢書》的場合也有類似的「標籤」存在,例如「用句典雅」、「中國斷代史之始」等。
  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很容易讓人覺得兩書之間有一種「美」的傳承存在,這樣比喻或許不太恰當,不過筆者以前在念國學常識時,常常覺得《史記》就像是樸實但有內涵的姐姐,《漢書》則是那艷麗而聰明的妹妹。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者:沈志中(台灣大學外文系)
時間:2016年05月25日(三)13:40~16:00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玩轉的對象是新莊老街。其實新莊老街已經去過不少次,不過每次幾乎都是衝著阿瑞官去的,所以沒有時間好好的走我的歷史街道。而今天是參加新北市的教師研習,主題本來就是新莊老街,當然就順便圓夢囉~早上的課程是康豹老師對新莊地藏庵信仰的介紹,下午則是實地時查的時間了。

實際上老師帶隊的地點依序是地臧庵---廣福宮---慈祐宮(媽祖廟)---武聖廟(關帝廟),不過回來整理時覺得,既然是穿越,那麼就照古人的路線來著吧!早年(特別是清代)台灣的交通是以水運為主,所以這次的玩轉就反其道而行,先從河邊的新月橋開始!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粗工小弟我在板上潛水已久,目前的代步轎車是第八代的老goa corolla。記得老車買了就與女王相識、結婚、生子,十五年過去了,即將邁向十六年。老車原本都是粗工我在使喚著的,稍早因為工作關係,平常在開的變成多是女王大人,所以動了想給女王換台新車的念頭;而女王大人開車的殺氣比粗工我還更猛,因此要找台比現在老車安全些的小車就成了粗工小弟我的當務之急。
去一般展間試駕雖然ok,但是每此都很難稱心,所以粗工小弟也常常報名了小惡魔的試駕。不過報名活動多次,這次是粗工小弟首次獲選,於是當然開心的邀女王前往試駕。原本也都計畫好一日路線了,不料...天算不如人算,出發前接到臨時的通知得出差跑趟新竹,於是只能臨時變更,當成偷閒式的微旅行吧~!

S__11272244.jpg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__11141127.jpg

    在軍訓課講解槍枝基本構造時應該都會提到,「槍托」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射手抑制射擊震動,讓涉及更穩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軍火壯盛固然讓人嘆為觀止,以同樣一個師的火器投射能力,在不考慮彈藥消耗的情況下,美軍是對手日本軍的兩倍以上。不過有意思的是,戰前軸心國(特別是日本)在評估局勢時,往往認為美國「個人主義」太重,臨時招募的義務兵士將會是一盤難以聚合的散沙。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絆」在中文裡面是一種束縛,阻礙,而在日文中也可以指一種切不斷的感情關係。放在本書的場合,用「絆」來論述伊斯蘭世界的演變與伊斯蘭國的出現,筆者以為不論中、日文,都有合適的地方。
    伊斯蘭世界中的糾葛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在十九世紀後期的泛伊斯蘭主義興起後,伊斯蘭世界開始正視西方國家在工業化之後帶來的挑戰,可是面對挑戰該有何回應?這點困擾了第一代的泛伊斯蘭主義者如阿富汗尼,他主張薩拉非主義,希望土耳其的哈里發可以擔起責任團結穆斯林,但事實很快證明這只是個理想。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在則新聞底下見到了則有趣的留言。新聞是講柯市長在選舉前舉辦了一系列的「公民咖啡館」,但是討論的內容在當選後幾乎都沒有具體的實踐,自然引起網民的強烈批評,認為市長騙人;不過那則留言提到:市長沒有騙人,因為咖啡中內含咖啡因,而咖啡因的原始功用就是咖啡樹讓其他品種的競爭者閉嘴的工具。這或許這只是網路鄉民一時的興起之作,不過卻讓筆者相當有興趣,難道植物也有天性?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看過國外有人拍的一系列今昔對照的圖片,有時真的很感動,而台灣在晚清以來開始進入有照片的時代,為何不能來玩玩看?

會選擇花蓮作為創作的起點,首先是花蓮的位置。因為花蓮一直因為交通問題,算是台灣人口比較稀的地方。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以來,華人史學界或許是受到西化風潮的影響,原本重人事的紀傳傳統受到極大的挑戰,不論海峽兩岸皆然。新文化運動以來,先有梁啟超、何炳松等文人提出「通史」的概念,鼓勵大家多寫事,「打破將相王侯的歷史觀」,而在遷台後又受年鑑、後現代思潮的影響,「大歷史」、「史料當家」、「事件解構」成為學者研究的顯學;對岸的中國更不用說,馬克斯史學強調的是「歷史階段」,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積極、充分條件」,人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這斯乎有些不妙,兩岸史學界對於「人」的研究似乎正逐漸淡化,這樣子作為表現人類行為的歷史學又算什麼呢?至少,在這本書的主題「通敵」上面,以上作法將會出現巨大的盲點。
相較於西方學界對於「戰後」、「敵後」這個領域的研究,亞太地區的相關研究顯然是不足的,特別是中國。或許正是前述史觀的影響,加上稍後的國共分裂,兩岸之間對於「抗戰」歷史詮釋的角力,讓這數十年來兩岸對於「抗戰」的研究許多都集中在戰場上。如果說對於「敵後」還有什麼論述,大多集中在「南京大屠殺」這個議題上,而且研究的重點也不是集中在活下來的人,而是那些不幸的戰爭冤魂。事實上「南京大屠殺」(甚至有「南京大姦殺」的說法)對於形塑中國抗戰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幾乎佔滿了一般人對於整個抗戰的認知;而至於1938年之後的故事,恐怕正如書中所擔憂的,「真相埋沒於歷史之中」。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這些年東海局勢的不穩定,有關於日本「自衛權」的行使狀況一直是這些年日本國內相當關注的新聞焦點,其中重要的兩派分別是支持擴張與反對兩派,兩派的主要論點分別大略是「如果日本發覺敵國即將攻擊日本,我們只能被打嗎?自衛隊不能先發制人嗎?」以及「自衛隊就是負責自衛,如果先發制人,日本不就又走上戰爭之道?」這種爭論也影響了日本的鄰進國家,特別是曾經被日本侵略過的中、韓對此議題更為敏感,讓此議題如同道德問提一般難有共識。

    月村老師的這本新作品《沙漠之花》就是以這種爭論為發想,藉由時事以及架空的環境,不著痕跡的透過這本小說進行一場關於日本國防安全的道德思辨。故事開始於東非索馬利亞的沙漠上,一群來自日本的自衛隊精銳隊員,原本協助當地美軍從事事故墜毀直升機的搜救任務,卻意外遇上了逃避敵對部族追殺,但是意志如同「沙漠之花」堅強的非洲女孩,而展開一系列的撤退戰。

文章標籤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