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__11141127.jpg

    在軍訓課講解槍枝基本構造時應該都會提到,「槍托」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射手抑制射擊震動,讓涉及更穩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軍火壯盛固然讓人嘆為觀止,以同樣一個師的火器投射能力,在不考慮彈藥消耗的情況下,美軍是對手日本軍的兩倍以上。不過有意思的是,戰前軸心國(特別是日本)在評估局勢時,往往認為美國「個人主義」太重,臨時招募的義務兵士將會是一盤難以聚合的散沙。
    軸心國軍隊的偏見自然不是空穴來風。當希特勒的軍隊已經開始迫害猶太人,大敗法軍,席捲歐陸之時的1940年6月,美國蓋洛普民調顯示只有7%的美國人願意為此對德國開戰。即使到了稍後的9月,美國開始實施徵兵,粗製濫造的軍營以及嚴重缺乏的裝備都讓美國大兵們怨聲載道,士氣低落;而隨著大兵們的信件與休假,這種窘況也隨之傳入民間,造成的結果可想而知。
    德國對此狀況倒是樂得火上加油。納粹持續用「詆毀雅利安」以及「垃圾種族」的理由大肆銷毀書籍,同時也對美國展開心戰廣播,塑造德軍很強,美軍軍力孱弱的印象。結果到了戰火臨門的珍珠港事件發生時,仍然有超過四萬人以上的被徵召美軍拒絕上戰場,因此被轉投入些後勤工作,例如未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
    這種窘況意味著美軍需要能鼓舞他們上戰場的東西,讓士兵們知道為何而戰,或者可以在戰場上紓壓,而這點被一位年輕的預備中尉,美軍的圖書館部門主管雷蒙德・特羅特曼(Raymond L. Trautman)所注意到,於是有了串連全美圖書館的「勝利募書活動」。募書活動進行得相當順利,來自全美各地的捐贈書籍蜂擁而至,讓派駐海外的美國大兵們能戴著遮一箱箱的美國味書籍前往海外作戰,稍緩思鄉之情。
    不過勝利募書運動光輝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那個年代流行的書本是精裝書,對於在戰場上渴望多帶些彈藥的士兵而言,恐怕太重,而且太重也相當不利輸送,至於募集到的書籍內容良莠不齊,顯示只是放在軍營口的募書箱常常被人當成廢書回收櫃來用,這讓前線部隊圖書館居然出現了《如何打好毛線》這類讓大兵們倒盡胃口的書籍。總之,美國人對勝利的愛心反而加重了實際冷靜獨立思考的能力。
    於是軍方將合作的眼光伸向出版商。1943年,軍方以相當優厚的條件,配合前線兵士們開的書單,向出版商要求訂製特別為士兵設計的「戰士版讀物」,由軍方的選讀單位進行翻譯、編輯,並製作成適合士兵口袋大小的普及版平裝書。這批書籍最大的特性是方便易攜帶,堅固耐用,轉眼間就成為了部隊的新寵,看書的人數大量增加,「閱讀」變成一種軍中的普遍風氣。透過閱讀,原本士氣低落、缺乏作戰目標的美軍士兵,就像有了把無形的槍托,幫助他們能繼續瞄準敵人完成任務,從太平洋的熱帶雨林到歐洲大陸黑色沃土壕溝中的美國大兵均是如此度過他們的英烈歲月。
    戰士版的書籍除了陪伴這批年輕美國子弟走過戰火,讓一整個世代的美國人除了戰場上的共同議題之外,也能透過戰時閱讀的故事,多了一層難以抹滅的文化共同認知,例如《大亨小傳》就因被選為戰士讀物而成為美國一代經典作品。戰士版小書的製作概念也有利這一輩美國人在戰後能繼續維持閱讀習慣,許多人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這批人甚至提高了大學的整體學習成效,讓1950年代的美國大學學生平均成績快速提升,奠定了稍後冷戰時期美國富強的基礎。
    或許本書的美國至上價值在某些主張多元的人士眼中會看來有些刺眼,不過筆者以為,這個故事到不失一種典型的美式浪漫冒險,一種擇善固執的具體展現;至於解構主義者或許還會想再戰「善」的概念,恐怕那一代美國人已經用他們的生命故事說明了一切。

書籍資訊
書名: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
作  者:茉莉‧戈波提爾‧曼寧
出 版 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5-18
ISBN:9789571362373

arrow
arrow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