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國歷史著作中,《史記》與《漢書》往往是一起並列兩重要的歷史著作,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本作品就像說好了一樣,在各式的介紹書籍中(特別是國學常識這類的),每次在介紹《史記》的場合,常常可見「春秋筆法」這類的讚譽,同時會稱讚史記「通古今之變」的通史觀察精神;而在介紹《漢書》的場合也有類似的「標籤」存在,例如「用句典雅」、「中國斷代史之始」等。
  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很容易讓人覺得兩書之間有一種「美」的傳承存在,這樣比喻或許不太恰當,不過筆者以前在念國學常識時,常常覺得《史記》就像是樸實但有內涵的姐姐,《漢書》則是那艷麗而聰明的妹妹。
  這種對兩部作品的「美感」加以放大的做法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不過正如作者呂老師所關心的,如此的梳妝打扮,不但會讓著作原本的旨趣逐漸遭到埋沒,更糟糕的是會令讀史者不自覺的建立某種特定的思想架構,而且這種架構還是特定階層,特別是統治者所希望的。
  要理解這種「美麗但致命的陷阱」如何形成,還是要回歸這兩書的作者、著作動機與出發點。藉由典籍資訊以及《史記》本身內容的量化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司馬遷作《史記》的動機,絕對是出自於對當代的不滿,也就是西漢武帝的一切作為,除了大家熟知的對匈奴戰爭之外,諸如學術教育、經濟、甚至帝王私家事,司馬遷在作品中要不明褒暗貶,就是直接批評與「秦政」雷同。
  這樣嚴厲的批評會招致怎樣的結果當然是司馬遷所能預見的,為了確保這些洞察能長傳後世,司馬遷不但作了本人犧牲的準備,同時也接作品複製,「藏諸名山」以確保版本的正確性;不料僅傳三代到了外孫楊惲時,由於楊惲自視甚高,得罪同僚無數,並將作品有意無意的大量流出,結果「樹大招風」,最後自己落的腰斬身死,而外公苦心完成的名山版《史記》也因此落入宮中遭到刪改,因此逐漸喪失原本「告誡當世、通古今之變」的用意。
  可是《史記》既已廣傳,讓許多時人興起「自己的歷史自己修」的風潮(當然講難聽些就是山寨),於是出現了很多類似史記體例的作品,如《列女傳》、《哀牢傳》,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班固的《後傳》,一時之間史學作品琳瑯滿目頗為熱鬧。
  這種「百花齊放」的狀況自然是不利國家統治,作為國家統治者的漢朝廷也注意到了這點,所以在西漢以來就已經開始對相關作品有許多抑制措施,不料到了東漢,因為1.0版的社群網路科技-造紙術的發明,讓傳抄狀況更嚴重,漢廷便直接祭出「禁史令」,特別是禁止「私著國史」,「以正視聽」。
  於是各家作品紛紛中箭落馬逐漸失傳,當然連班固也不例外。不過班固因為家學,很早就讀過刪減本的全套《史記》,而且似乎完全融會貫通其意,於是在撰寫《後傳》時,我們可以注意到,班固完全將史記中的許多尖酸隱涉辭令全部消除,換成對漢廷歌功頌德的文句,讓當時的漢明帝「奇之」,再加上優秀老弟大漢帝國西域隊長班超的請託,班固終於出獄,並有專業團隊協助他完成《漢書》這部巨作。
  班固本人憑著讀史著史而發達、風光了,但中國史學「通古今之變」、「春秋筆法」的傳統也就此消逝。記得有句俗話說:「讀歷史,讓人變得聰明。」筆者以為,或許改為:「讀史,讓你的選擇變多了。」會更為貼近真實狀況,畢竟「史有明鑑」,不是嗎?

出版資訊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作  者:呂世浩
出 版 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9860219661
語言:繁體中文

arrow
arrow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