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代科學的起源其實一點也不科學。以科學革命為例,那時的科學家就今天的角度看來,恐怕與江湖術士相差無幾;而讓他們想要鑽研科學的背後動力,則是源自他們對信仰的虔誠以及對上帝的敬愛。到稍後的啟蒙時代,支持科學最給力的則是開明專制君主,例如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等,這些君主信仰君權神授,與科學研究想要追求的「真實」,恐怕並非相互呼應的。
    真實與信仰間的矛盾狀況到了二十世紀仍然無解,甚至產生了更巨大的問題。二十世紀二零年代的德國雖然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但是無損於德國的科學成就。這時期的德國科學界大師輩出,在化學界有破解分子物理性質的大師德拜;提出量子力學的天才,與愛因斯坦齊名的普朗克,以及同樣對量子物理學有重大貢獻的海森堡等人。
    這些科學家的最大共同點除了聰明絕頂、獲獎連連以外,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的道德爭議:三人都在納粹政權興起並迫害猶太人之時,沒有積極挺身而出對抗納粹。德拜似乎為了自己在威廉皇帝研究所的位子,並未阻止納粹迫害他的猶太同事,而是建議他們離職,而他本人直到危機迫在眉睫才稱病離開德國,但同時仍繼續享有來自納粹德國的俸祿;普朗克是一戰老英雄,但是遇上納粹時,他的反應與德拜類似,除了依從以外,甚至反對反抗政府政策;海森堡則曾經主導納粹德國的核武工程,雖然戰後他堅稱他刻意拖延導致納粹研究失敗。
    因為以上原因,本書中關注的焦點集中於此,追求真理的科學家,與一般人到底能否用一樣的道德標準看待?作者爬梳了三位學者的研究歷程,並搜集了那些學者在三零年代以及戰後初期的相關文件,企圖釐清些脈絡。資料顯示,科學家畢竟只是一人,在面臨強權時的思維與你我並無顯著差異,科學家一樣會想展現自我,一樣會貪生怕死。這樣雖然可以解釋這些學者的戰時行為,卻也讓人質疑為何他們不能像愛因斯坦之類的學者就此對德國科學界做徹底切割。
    於是作者改從學者本身對自己研究的認識下手,特別是海森堡。在這部分,科學家普遍認為自己在做相當尖端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會達到什麼具體的結果,卻是這些學者不一定清楚認知的(或被刻意隱瞞了)。這種結局讓人有些氣餒,看來科學家似乎是無知善意的第三者,這並不構成犯罪的條件。
    當然,如同作者在書末提到的,科學家所在的時代有其時空的局限性,他們不可能會有更好的選擇,看似是道無解難題;不過筆者記得在《中庸》有過這麼一段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人的天命不同,而會有不同的人性,因此需要「修道」,調和自己與群體。或許這群科學家的處境,正如同《史記》中的季康子一樣,能作出了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最好的方式;而剩下的,就由後人笑罵了。

    本書其實題材相當不錯,壞就壞在作者的太專業。書中超過2/3的篇幅有些已經脫離科普,已經進入到較為專門的科學名詞介紹。這種處理方式雖然有助於理解科學家的成就所在,但卻讓讀者必須暫停對科學家行為思辨的思緒,如同時空跳躍般的跳到另一領域,這讓本書閱讀的順暢性大打折扣,相當可惜。

    
書名:為第三帝國服務:希特勒與科學家的拉鋸戰
作  者:菲利浦.鮑爾
出 版 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2-04
ISBN:9789863444305
語言:繁體中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