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早先的國編本歷史課本中,對於宋代歷史一定會有提到一句當年「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的老諺語,相信唸過的人多少應該有些印象。記得當時筆者的歷史老師說這是反映當時南宋朝廷定都臨安之後物質生活進步,杭州美食豐富的景象,不過或許是受限於當時的上課時間,宋代的「美食」到底多美,老師就沒再多著墨了。
  研究所時的碩士論文是寫宋史,開始接觸到宋朝人的筆記、著作,也注意到宋代在美食方面的一些驚人發展,可是筆者的碩士論文主題是軍事史相關,所以對於「美食」的關注自然也弱了些,所以說來慚愧,自己是寫宋史的結果卻對於宋朝的各層面還是有許多理解空白的地方。
  言歸正傳回到這本書的內容,目前歷史學界對於「宋朝」的各種分析派別中,其中一個筆者相當喜歡的說法,認為宋代是「近世」的起源,許多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宋代就開始有了;本書的內容大抵上也是呼應這種說法,作者李開周把他這三、五年來於報紙發表的宋朝飲食相關短文集結成本書。
  一開始頭兩章作者安排的章節名稱是「穿越需知」與「赴宴必讀」,裡面列出了許多宋人與今人飲食文化的異同處,並且告訴讀者們一些古代飲食文化與今日所以不同,是因為哪些差異而造成的。
  後面的內容,作者依照食品類別、食器、酒水等主題加以排列,介紹宋代飲食文化內容、作法,以及自己的一些與菜餚的邂夠、嘗試的經歷,而末章則介紹宋代的飯館經營概況與方式,總之就是用了多元的切入點來呈現宋代的飲食風貌。
  乍看之下的確是相當有趣的一種呈現方式,可是就一本書而言,這種化零為整的編排方式其實讀來相當辛苦,因為在同一主題中類似的字句會不斷的跳針出現,且其中的一些資訊、笑點,或許是距離寫作時間已經有些落差,讀來趣味大減。
  更大的問題是在於取材。雖然作者使用相當大量的筆記材料,可是細看可以發現,其中關於皇室、當官文人的記載占了相當的比重,而庶民的部分多為首都圈居民的記事,,於是看來宋人好像除嗜吃肥肉以外,油炸品特多,而有關食用油、水等問題作者卻較少注意,這點讓本書欲意呈現的「宋朝」打了點折扣。
  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介紹菜餚內容。或許是受限於筆記資料,本書的內容重配方,輕分量,配方介紹的詳細但用量除了酒的部分幾乎是沒有提到,如飲料的部分提到「渴水」的製作,書中提到「只要用大量多汁水果去皮去籽熬煮」,「反覆過濾」,這樣最終可煉成果膠,作為冷飲的材料;可是水果本身的味道會衝突,且不同水果能製成果膠的量也會不同,這裡的呈現就還是會讓人有些疑慮的(混在一起看來就是深色的不明黏液誰要吃阿?)。
  最可惜的是其中有意無意的華人優越意識,特別是對於日、韓與西方飲食文化的比較與關聯的陳述,其中讀來頗有「西方野蠻、日韓抄襲」的味道,把一些國外非主流餐飲作為比較對象,無視於今日日韓其實均已出現自我風格的飲食文化,這點在今日以「多元文化」當道的台灣,看來實在有些刺眼。
  不過這裡筆者並不認為這是作者的問題,其實這些主觀意見本來就是一種中國方面的直覺,可是出版商在引進時,幾乎對原作「原封未動」,只注意到「總鋪師」一辭的修改,而忽略其他更多兩岸文化之間的差異,這點就相當可惜,讓原本應該相當有趣的歷史普及題材,大打折扣。

書籍資訊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作  者:李開周
出 版 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4-12-08
ISBN:9789571361376
語言:繁體中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宋朝 飲食文化 書評書目
    全站熱搜

    ljnp07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